「AI 已非選項而是必需」電商開店龍頭 Shopify 內部備忘錄曝光,如何要求全員擁抱 AI 時代

「AI 已非選項而是必需」電商開店龍頭 Shopify 內部備忘錄曝光,如何要求全員擁抱 AI 時代
Shopify tobu lutke

電商巨頭 Shopify 的 CEO Tobi Lutke 發出內部備忘錄,宣告 AI 已不再是選項而是必備技能,引發業界廣泛討論。有趣的是,這份文件原本是內部機密,但當 Lutke 發現它正在被洩漏時,他選擇主動在社群媒體上公開原文,並註明:「我聽說我的這份內部備忘錄正被洩漏,所以在此公開。」這種透明處理爭議的方式,避免了備忘錄被斷章取義或惡意解讀的風險,同時也讓這份揭示 AI 如何從實驗性工具轉變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文件,對台灣企業的數位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

從建議到必要:AI 使用成為基本要求

Lutke 在備忘錄中明確表示:「在 Shopify,有效使用 AI 現在是對每個人的基本期望。」這代表 AI 已從輔助工具轉變為必備技能,不僅是技術部門,而是所有員工都需要將 AI 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對比去年夏天 Shopify 峰會上 Lutke 只是「邀請」員工嘗試 AI,如今他直言:「坦白說,我認為選擇不學習在你的專業領域應用 AI 的技能是不可行的。」這種強烈的轉變反映了 AI 技術在短短一年內的爆發性成長。

AI 作為工作倍增器

Shopify 發現 AI 不只是普通工具,而是工作成效的「倍增器」。據 Lutke 觀察,公司內部頂尖員工善用 AI 後,能夠:

  • 處理以前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 實現原本工作效率的 100 倍提升
  • 彌補個人技能差距,增強專業能力

他特別強調:「我們看到工具本身成為 10 倍效能提升者。」這意味著 AI 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質變地改變工作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企業轉型的具體措施

Shopify 為落實 AI 轉型提出四項具體措施:

  1. 原型階段必須使用 AI:任何專案的原型階段都應由 AI 探索主導,加速學習和創建資訊的過程。
  2. 績效評估納入 AI 使用情況:公司將在員工績效和同儕評估中加入 AI 使用問題,強調提示工程和上下文加載等技能的重要性。
  3. 資源分配與 AI 替代性評估:團隊在申請更多人力資源前,必須證明為何無法使用 AI 完成目標,並考慮如果 AI 代理已是團隊一部分,工作領域會如何改變。
  4. 強調經驗分享與自主學習:雖然學習是自主的,但鼓勵員工在公司平台分享 AI 使用經驗和提示詞,形成集體智慧。

從「紅后競賽」到 AI 時代

Lutke 引用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紅后競賽」概念—「你必須不斷奔跑才能保持不動」。在 Shopify 這樣每年成長 20-40% 的公司環境中,每位員工都需至少以同等速度提升自我才能保持競爭力。

AI 的出現讓這一挑戰不再令人望而卻步。Lutke 認為,借助 AI 工具,員工能夠更輕鬆地實現持續成長,符合公司「持續學習者」和「擁抱變化」的核心價值觀。

對台灣企業的啟示

Shopify 主動公開的內部備忘錄為台灣企業提供了寶貴借鑒:

  1. 徹底擁抱 AI:不僅是技術部門,而是全公司上下都應將 AI 視為基本能力。
  2. 改變資源配置思維:在增加人力前,先思考 AI 如何協助現有團隊提升效能。
  3. 重新定義績效評估:將 AI 使用能力納入員工評估體系,引導組織行為改變。
  4. 建立分享文化:鼓勵員工分享 AI 使用經驗與技巧,加速組織學習曲線。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工作方式。正如 Lutke 所言:「這是我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快速的工作方式轉變。」對台灣企業而言,現在不是思考要不要擁抱 AI,而是如何更有效地將 AI 融入企業 DNA,成為數位轉型的加速器,以下為全原文。

團隊們,
我們正進入一個可能創造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多商家和創業者的時代。我們經常談論如何降低複雜度曲線,讓更多人能夠選擇這條職業道路。創業旅程的每一步驟都充滿需要技能、判斷力和知識的決策。在這個旅程中有AI相伴,並且越來越多地不僅提供諮詢,還為我們的商家完成工作,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重大變革。
我們在Shopify的任務是讓我們的軟體毫無疑問地成為開發未來最佳企業的最佳平台。我們通過保持所有人處於前沿地位,並引入所有最佳工具,使我們的商家能夠比他們自己想像的更加成功。為此,我們需要絕對領先。
在Shopify,自覺使用AI現在是一個基本期望
也許你已經做到了,並且覺得這份備忘錄令人困惑。在這種情況下,你已經將AI用作思想夥伴、深度研究者、批評者、導師或程式搭檔。我一直在使用它,但即便如此,我也覺得自己只是淺嘗輒止。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所見過的工作方式最迅速的轉變,我對此的熱情也很明確:你聽過我在每週視頻、播客、全體會議和...峰會上談論AI!去年夏天,我使用代理來創建我的演講,並對此進行了介紹。我這樣做是作為一個行動呼籲,邀請每個人都去試用AI,消除任何懷疑或困惑,說明這在所有層面都很重要。你們中許多人響應了這個呼籲,我們所有嘗試的人都對AI能夠提供增強我們技能、工藝並彌補我們不足的新能力和工具感到絕對敬畏。
到目前為止,我們學到的是,有效使用AI是一項需要通過...大量使用來仔細學習的技能。它與其他一切都太不相同了。呼籲大家嘗試它是正確的,但這太像一個建議了。這就是我今天想要改變的。我們還了解到,與大多數工具不同,AI起著倍增器的作用。我們很幸運能與一些出色的同事共事,他們能夠貢獻出之前認為可能的10倍。這是我最喜歡這家公司的地方。更令人驚嘆的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工具本身也變成了10倍效能的工具。我看到這些人中的許多人用自覺且出色的AI使用方式來處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些任務我們以前甚至不會選擇去處理,並且完成了100倍的工作。
多年前在我的《論領導力》備忘錄中,我把Shopify描述為基於《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的紅皇后競賽——你必須不斷奔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動。在一家每年增長20-40%的公司中,你每年必須至少提高這麼多才能重新獲得資格。這對我和其他所有人都適用。
這聽起來很艱巨,但考慮到工具的性質,對我來說甚至不再顯得特別雄心勃勃。這也正是我們的頂尖表現者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環境。與同樣在個人成長旅程中的人一起學習,處理有價值、有意義且困難的問題,正是Shopify創建的環境。這既代表一個機會,也是一個要求,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保持持續學習」和「在變化中茁壯成長」深深相連。這些不僅僅是理想化的詞句——它們是成為這個世界級團隊一員的基本期望。這就是我們創始人想要的,這就是我們建立的。
這意味著什麼
有效使用AI現在是Shopify每個人的基本期望。它今天是各行各業的工具,並且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坦率地說,我認為選擇不學習在你的工作中應用AI的技能是不可行的;你可以嘗試,但我想誠實地說,我看不到這在今天能行得通,明天肯定更不行。停滯幾乎是確定的,而停滯就是緩慢的失敗。如果你不在攀登,你就在滑落。
AI必須成為你GSD原型階段的一部分。任何GSD項目的原型階段都應該由AI探索主導。原型是用於學習和創建信息的。AI極大地加速了這個過程。你可以學會在以前所需時間的一小部分內產生出其他團隊成員可以查看、使用和思考的成果。
我們將在績效和同儕評審問卷中添加AI使用問題。學習有效使用AI是一項不明顯的技能。我的感覺是,很多人在寫下提示並且沒有立即得到理想的回應後就放棄了。學習如何提示和加載上下文很重要,獲得同儕對這方面進展的反饋將很有價值。
學習是自我導向的,但分享你所學到的。你可以盡可能多地訪問最前沿的AI工具。我們有chat.shopify.io,這已經存在多年了。開發人員有代理、Copilot、Cursor、Claude code,所有這些都已預先配置好並準備使用。我們將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學習和適應。我們將在實驗新AI功能時相互分享勝利(和失敗!),並在我們的每月業務評審和產品開發週期中專門抽出時間進行AI整合。Slack和Vault有很多地方可以分享人們開發的提示,比如#revenue-ai-use-cases和#ai-centaurs。
在要求更多人力和資源之前,團隊必須證明為什麼他們不能使用AI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如果自主AI代理已經是團隊的一部分,這個領域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可以引發真正有趣的討論和項目。
每個人意味著每個人。這適用於我們所有人——包括我和執行團隊。
前進的道路
AI將徹底改變Shopify、我們的工作和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全力以赴!我想不出有比在這裡更好的地方來參與這個真正前所未有的變革,你不僅能有一個前排座位,還被一個整體學習並共同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的公司所包圍。
我們的工作是弄清楚在AI普遍可用的世界中創業會是什麼樣子。我打算讓我們做到最好,為此我需要每個人的幫助。我已經在今年的主題中列出了很多AI項目——我們的路線圖很清晰,我們的產品將更好地符合我們的使命。我們成功所需要的是我們運用技藝的集體總和技能和抱負,乘以AI,為我們的商家謀福利。
-tobi Shopify執行長

Read more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這位成功創辦 Twitch 與 Cruise、兩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公司的連續創業家,如今將目光投向一個更具挑戰性、也更貼近日常的領域:家用機器人。他的新創事業 The Bot Company,試圖解答一個自現代科技萌芽以來,便縈繞在人們心中的夢想:我們何時能擁有一位真正的家務幫手? 這場深度對談,不僅揭示 The Bot Company 的產品哲學與商業策略,更是一位歷經多次創業浪潮洗禮的先行者,對於技術典範、團隊建構,乃至於創業初衷的深刻反思。 為何是現在?AI 賦予機器人全新靈魂 長久以來,家用機器人始終是科技界的聖杯,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從科幻小說到學術實驗室,無數原型機來來去去,但沒有一個能真正走入家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Vogt 指出,關鍵的瓶頸在於,傳統機器人被設計來執行精準、重複的任務,它們在結構化的工廠環境中表現優異,但面對家庭這個充滿變數的場域,便顯得捉襟見肘。 家庭環境的複雜度,堪稱機器人版的「極限體能王」障礙賽。

By Fox Hsiao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開宗明義指出,人工智慧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其影響力將遍及從醫療、製造到國防的每個領域。他將AI的發展視為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激烈競賽,並斷言美國不僅是這場競賽的發起者,也必須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強調,不允許任何國家,特別是潛在的競爭對手,透過掌握AI技術來制定威脅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全球規則。 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AI霸權,川普政府的政策將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為美國的創新者掃除一切障礙,並提供其所需的一切資源。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體現於他隨後簽署的一系列具體行政命令。 政策支柱一:鬆綁法規,釋放創新動能 川普論述中,最關鍵的一項政策是徹底改革美國的監管環境。他認為,當前由各州獨立制定法規的模式,將成為AI產業發展的致命枷鎖。他直言,若讓五十個州各自為政,那麼最嚴格、最保守的州法規將會成為全國的實質標準,迫使企業必須遵循最低的共同標準,從而扼殺創新與競爭力。他以過去廢除加州汽車排放標準為例,主張一個統一、理性的聯邦標準,才能避免企業陷入無盡的訴訟與法規泥沼。 他提出,政府的角色並非透過繁瑣的「紅頭繩」(red tape)來束縛產業,而是要提供明確的「綠燈」,鼓勵企業大

By Fox Hsiao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AI:創造就業的引擎與技能的平衡器 對於當前社會普遍擔憂 AI 將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黃仁勳提出一個反直覺但基於企業實務的觀點。他認為,AI 的核心價值在於提升生產力。當一家公司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AI 便成為實現這些點子的強大工具,讓企業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進而帶動成長、創造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他以輝達自身為例,無論是軟體工程師或晶片設計師,所有員工都已深度整合 AI 進入工作流程,結果是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忙,因為過去許多難以實現的構想,如今都具備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黃仁勳將 AI 視為史上最強大的「技術平等化力量」。過去,程式設計、藝術創作或專業寫作,均設有相當高的技能門檻。如今,透過與 AI 對話,人人都能指揮電腦完成複雜任務。未來的程式語言,將不再是 C++ 或 Python,而是人類的自然語言。這意味著技術的鴻溝正被填平,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程式設計師、藝術家或作家。 因此,真正的挑戰並非 AI

By Fox Hsiao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創新發展、教育、科學與技術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與其國防科技顧問喬治・茨哈卡亞(Georgii Tskhakaia),透過一場結合預錄影片與現場解說的深度訪談,揭示烏克蘭如何在資源極度不對等的戰爭中,憑藉科技創新、敏捷思維與數據驅動的決策,開創全新的戰爭型態。這場對話不僅是烏克蘭的戰時報告,更是一份關於未來國防科技發展的深刻洞見。 以不對稱戰略回應資源劣勢 訪談開宗明義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的面貌產生根本性轉變。面對在傳統軍備、兵力與資源上均佔據絕對優勢的對手,烏克蘭深知若依循傳統的作戰思維,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這種現實壓力迫使烏克蘭必須尋找另一條路徑,一條更敏捷、更具成本效益且更依賴技術的道路。 顧問茨哈卡亞提出多個案例,具體說明這種「以小博大」的不對稱作戰思維如何實踐。例如,當缺乏足夠的反坦克飛彈(如標槍飛彈)時,烏克蘭工程師開發出成本僅數百美元的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式無人機。這些廉價的無人機卻能有效摧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坦克與重型裝甲,在戰線上造成巨大衝擊。 同樣的邏輯也應用在其他領域。為彌補火砲彈

By Fox 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