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說八道

雜談科技、商業與創業,反正就是我可能覺得不錯有意思的事情

Latest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開宗明義指出,人工智慧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其影響力將遍及從醫療、製造到國防的每個領域。他將AI的發展視為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激烈競賽,並斷言美國不僅是這場競賽的發起者,也必須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強調,不允許任何國家,特別是潛在的競爭對手,透過掌握AI技術來制定威脅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全球規則。 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AI霸權,川普政府的政策將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為美國的創新者掃除一切障礙,並提供其所需的一切資源。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體現於他隨後簽署的一系列具體行政命令。 政策支柱一:鬆綁法規,釋放創新動能 川普論述中,最關鍵的一項政策是徹底改革美國的監管環境。他認為,當前由各州獨立制定法規的模式,將成為AI產業發展的致命枷鎖。他直言,若讓五十個州各自為政,那麼最嚴格、最保守的州法規將會成為全國的實質標準,迫使企業必須遵循最低的共同標準,從而扼殺創新與競爭力。他以過去廢除加州汽車排放標準為例,主張一個統一、理性的聯邦標準,才能避免企業陷入無盡的訴訟與法規泥沼。 他提出,政府的角色並非透過繁瑣的「紅頭繩」(red tape)來束縛產業,而是要提供明確的「綠燈」,鼓勵企業大

By Fox Hsiao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AI:創造就業的引擎與技能的平衡器 對於當前社會普遍擔憂 AI 將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黃仁勳提出一個反直覺但基於企業實務的觀點。他認為,AI 的核心價值在於提升生產力。當一家公司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AI 便成為實現這些點子的強大工具,讓企業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進而帶動成長、創造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他以輝達自身為例,無論是軟體工程師或晶片設計師,所有員工都已深度整合 AI 進入工作流程,結果是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忙,因為過去許多難以實現的構想,如今都具備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黃仁勳將 AI 視為史上最強大的「技術平等化力量」。過去,程式設計、藝術創作或專業寫作,均設有相當高的技能門檻。如今,透過與 AI 對話,人人都能指揮電腦完成複雜任務。未來的程式語言,將不再是 C++ 或 Python,而是人類的自然語言。這意味著技術的鴻溝正被填平,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程式設計師、藝術家或作家。 因此,真正的挑戰並非 AI

By Fox Hsiao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創新發展、教育、科學與技術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與其國防科技顧問喬治・茨哈卡亞(Georgii Tskhakaia),透過一場結合預錄影片與現場解說的深度訪談,揭示烏克蘭如何在資源極度不對等的戰爭中,憑藉科技創新、敏捷思維與數據驅動的決策,開創全新的戰爭型態。這場對話不僅是烏克蘭的戰時報告,更是一份關於未來國防科技發展的深刻洞見。 以不對稱戰略回應資源劣勢 訪談開宗明義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的面貌產生根本性轉變。面對在傳統軍備、兵力與資源上均佔據絕對優勢的對手,烏克蘭深知若依循傳統的作戰思維,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這種現實壓力迫使烏克蘭必須尋找另一條路徑,一條更敏捷、更具成本效益且更依賴技術的道路。 顧問茨哈卡亞提出多個案例,具體說明這種「以小博大」的不對稱作戰思維如何實踐。例如,當缺乏足夠的反坦克飛彈(如標槍飛彈)時,烏克蘭工程師開發出成本僅數百美元的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式無人機。這些廉價的無人機卻能有效摧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坦克與重型裝甲,在戰線上造成巨大衝擊。 同樣的邏輯也應用在其他領域。為彌補火砲彈

By Fox Hsiao
a16z:美國 CLARITY 法案如何為加密貨幣創建監管框架?

a16z:美國 CLARITY 法案如何為加密貨幣創建監管框架?

本文來自於 a16z:https://a16zcrypto.com/posts/article/genius-act-clarity-act-crypto-legislation-explained/ 眾議院最近以壓倒性的兩黨支持(294 票對 134 票,其中 78 名民主黨人支持)通過一項重要的「市場結構」新法案。這項法案,即《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或稱「CLARITY 法案」(HR 3633),將為數位資產市場建立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該法案現已提交參議院,參議院正在制定自己的市場結構立法版本,該版本將參考 CLARITY 法案。 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將為區塊鏈系統建立明確的規則,結束多年來抑制創新、損害消費者利益、並讓那些擁抱不透明的投機者而非追求透明的企業家獲利的局面。就像《1933 年證券法》建立了投資者保護機制並推動了美國一個世紀的資本形成一樣,CLARITY 法案可能是一部劃時代的法律。 當我們的法律框架旨在促進創新和保護消費者時,

By Fox Hsiao
Jarsy 讓散戶有機會投資 Anduril 、SpaceX、Stripe、Databrick 等公司股權代幣

Jarsy 讓散戶有機會投資 Anduril 、SpaceX、Stripe、Databrick 等公司股權代幣

Jarsy 的核心概念,就是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 RWA),徹底改變傳統私募股權投資的遊戲規則。過去這類投資往往只有高資產族群才能參與,如今一般投資人只要 10 美元就能入場,搶搭頂尖未上市公司的成長列車。 創業初心:解決年輕世代的投資痛點 Jarsy 三位創辦人秦漢、沈春陽與怡瑩,都曾在Uber、Afterpay等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歷練過。豐富的實戰經驗讓他們明白,任何突破性的產品都必須切中年輕世代的真實需求。 透過深度訪談,他們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痛點:很多年輕人都看好SpaceX、Stripe這些未上市明星企業的發展潜力,但礙於資金門檻太高、投資管道受限,只能望之興嘆。 擁有麻省理工金融碩士學位的共同創辦人怡瑩,從技術面發現突破點。她早期就接觸區塊鏈技術,深信其「可追溯性」的真正價值,而不是只停留在NFT的炒作層面。三人的理念不謀而合:秦漢專注為年輕人破解財務困境;春陽致力讓私募投資走向普及化;怡瑩則堅持區塊鏈的實用性。 Jarsy 的誕生,正是這三股力量的完美結合。面對高房價壓力與傳統股市

By Fox Hsiao
深入 OpenAI 內部:一位前員工對文化、工程與速度的真實反思

深入 OpenAI 內部:一位前員工對文化、工程與速度的真實反思

原文: Reflections on OpenAI 作者為 Calvin French-Owen - 超高速增長:一年內從千人擴張至三千人,導致組織架構與流程持續變動 - 由下而上的菁英文化:公司內部溝通完全依賴 Slack,決策模式極度「由下而上」。好點子能快速勝出,員工有高度自主權,鼓勵「先做再說」的行動偏見 - 嚴肅與保密:身處 AGI 競賽的核心,加上全球性的高度關注,公司內部氛圍既嚴肅又保密。儘管如此,作者強調多數員工真心致力於「做正確的事」,並讚揚公司將尖端模型向大眾開放的理念。 文章的一大重點是作者參與「Codex」專案的經歷。他描述了一個僅由少數精英團隊在短短七週內,從零到一打造出產品的瘋狂衝刺過程,這體現 OpenAI 驚人的執行力與「快速行動」的精神。 以下為全文翻譯: 我在三週前離開了 OpenAI。我最初是在 2024 年 5

By Fox Hsiao
Stripe 創辦人的程式設計哲學,如何影響一家千億美元公司

Stripe 創辦人的程式設計哲學,如何影響一家千億美元公司

Stripe 執行長 Patrick Collison 分享他對程式設計、軟體開發工具演進,以及人工智慧(AI)未來潛力的獨到見解。他的觀點不僅源於經營一家頂尖金融科技公司的經驗,更根植於他早期作為程式設計師對語言及工具的深刻探索。這場對話揭示一位軟體產業領導者,如何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並思考未來數十年的技術軌跡。 夢迴 Lisp 與 Smalltalk:對整合開發環境的嚮往 Collison 的程式設計之旅,始於對 Lisp 與 Smalltalk 這類非主流語言的熱愛。他回憶,自己第一個新創公司的產品,便是以 Smalltalk 撰寫。這項選擇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對一種更高效、更具互動性的開發模式的追求。他先前深受 Lisp 方言的啟發,特別是基於「續體(Continuation)」的網站框架概念,這種框架能優雅地處理網頁應用的狀態。當發現在 Ruby on Rails 的開發流程中缺少這種工具時,他轉向 Smalltalk,意外發現一個蘊藏強大能量的開發世界。

By Fox Hsiao
"錯過,世界就是中國",創投教父安德森描繪美國「新工業革命」藍圖

"錯過,世界就是中國",創投教父安德森描繪美國「新工業革命」藍圖

創投家暨科技思想家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在對談中,便從19世紀末的「美國系統」(American System)談起,剖析當前美國面臨的困境,並指向一條由人工智慧(AI)與實體機器人技術驅動的再工業化之路。 被遺忘的「美國系統」:工業化成功的藍圖 對談始於一個看似遙遠的歷史參照: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與其背後的「美國系統」。此經濟哲學源自美國首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核心思想相當清晰:一個國家若要實現工業化,不能僅僅依賴單一技術或幾家龍頭企業,而是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 這套系統的初期策略是採取高度保護主義。透過關稅壁壘,保護初生的國內產業,從汽車製造到零件供應商,形成一個緊密的產業聚落,使其免於如當時日不落帝國等成熟工業強權的毀滅性競爭。等到國內產業生態系茁壯,具備全球競爭力之後,再轉向擁抱自由貿易,為其產品開拓海外市場。這套「先保護、後開放」的模式,不僅成功催生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輝煌,日後也成為德國、日本、韓國,乃至當前中國產業崛起的共通劇本。 這個歷史觀察點出一個核心問題:

By Fox Hsiao
Robinhood 空投 OpenAI、SpaceX 股權代幣,開啟全新的 RWA 現實世界資產玩法

Robinhood 空投 OpenAI、SpaceX 股權代幣,開啟全新的 RWA 現實世界資產玩法

Robinhood 首先選擇在監管框架日趨明確的歐洲大陸邁出關鍵一步。執行長 Vlad Tenev 宣布,其加密貨幣應用程式正式擴展至歐盟全境,涵蓋 31 個國家。這不僅是地域的擴張,更是服務深度的躍進。 最引人注目的,是即將在歐洲推出的「永續合約」交易功能。傳統上,永續合約這種專業級衍生性金融商品,其操作介面往往複雜且不適合行動裝置。Robinhood 團隊洞察此痛點,投入大量心力重新設計使用者體驗。他們展示一種極度簡化的行動介面,用戶僅需透過直覺的滑動與點擊,便能設定槓桿、停利與停損點,將過去可能需要二十多個步驟的繁瑣流程,濃縮在彈指之間。 這項服務的強大後盾,來自於 Robinhood 近期完成收購的全球歷史最悠久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stamp。Bitstamp 不僅提供機構級的交易引擎,更成為 Robinhood 在歐洲實現其加密願景的基石。 美國本土升級:從質押到 AI 賦能 與此同時,Robinhood 並未忘記其美國大本營的廣大用戶。此次更新同樣帶來眾多期盼已久的功能,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質押」(Staking)服務的開放。

By Fox Hsiao
2022 聯準會報告 "穩定幣:發展潛力與銀行體系影響"

2022 聯準會報告 "穩定幣:發展潛力與銀行體系影響"

2022年美國聯準會發布的研究裡,指出穩定幣對銀行信用創造的影響,並非單一答案,而是取決於兩個關鍵變數:資金從何而來,以及儲備資產如何存放。 加密市場的另類避風港 在深入探討對銀行的衝擊前,報告首先揭示穩定幣一個出乎意料的市場特性。傳統觀點擔憂,一旦穩定幣發行商的儲備資產出現問題,可能引發擠兌風險。然而,歷史數據呈現另一種動態:在加密貨幣市場劇烈崩盤時,例如2020年3月與2021年5月的市場恐慌期間,當比特幣與以太幣價格暴跌,主流美元穩定幣的市場價格反而短暫升值,略微高於一美元的錨定價。 此現象顯示,在加密生態系內部,穩定幣扮演著「數位安全資產」的角色。當投機者急於逃離高風險的加密資產時,他們的首選並非換回傳統法幣,而是湧入穩定幣尋求庇護。這股龐大的避險需求,反而為穩定幣的價格提供支撐,激勵發行商增發以滿足市場需求。這種反週期的避險特性,使其行為模式與傳統金融市場中的貨幣市場基金截然不同,後者在市場壓力下往往面臨大規模資金外流。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市場相信該穩定幣擁有足夠安全且流動的儲備資產。 穩定幣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場景 穩定幣與傳統銀行存款最大的差異在於兩個核心特色:

By Fox Hsiao
不只打電動!癱瘓者「心控」特斯拉機器人!馬斯克 Neuralink 發表會,見證奇蹟!

不只打電動!癱瘓者「心控」特斯拉機器人!馬斯克 Neuralink 發表會,見證奇蹟!

Elon Musk 創辦的 Neuralink 今日稍早舉辦技術發表會,揭示其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術的驚人進展,不僅展示七位植入者重獲新生的真實案例,更擘畫一個透過意念與數位世界無縫融合的未來藍圖。這場發表會不僅是一場技術展示,更是一次對人類意識、溝通與存在本質的深刻探索。 宏大願景:突破人腦頻寬限制 Musk 開宗明義指出,人類的思考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最底層是掌管本能的邊緣系統,其上是進行高階思考的大腦皮質,而現代人早已擁有第三層數位結構——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然而,大腦皮質與數位延伸層之間的溝通,卻受限於極低的頻寬,也就是我們說話、打字的速度。這道鴻溝,不僅限制人類的溝通效率,也可能在未來面對高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時,成為文明發展的潛在風險。 Neuralink 的終極目標,即是打造一個高頻寬、雙向的通用型大腦輸入輸出系統。這項技術不僅是為解決腦部創傷、脊椎損傷或退化性神經疾病等醫療難題,更是要徹底改變人類與資訊互動的方式,從根本上提升人類的集體智能。Musk 強調,這一切的發展將會循序漸進,並在政府主管機關的嚴格

By Fox Hsiao
OpenAI Sam:現在絕對是科技史上創業最佳時機,劇烈變革總是為新創公司帶來最多機會

OpenAI Sam:現在絕對是科技史上創業最佳時機,劇烈變革總是為新創公司帶來最多機會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在 Y Combinator 的 AI 新創學校,與滿場懷抱夢想的創業者,分享他從一個對科技痴迷的少年,到引領全球 AI 革命的心路歷程。這場深度對談不僅回溯 ChatGPT 的起源,更揭示人工智慧的下一步,以及人類與機器互動的全新可能。 源起: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 回顧 2015 年,創辦 OpenAI 的決定本身,就是一場巨大的賭注。Altman 坦言,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挑戰「人工通用智慧」(AGI)這個目標,聽起來簡直像天方夜譚。「全世界 99% 的人都認為我們瘋了」,他回憶道。當時,DeepMind 已遙遙領先,而 OpenAI 團隊僅有數名研究員,圍坐在白板前苦思論文題目,對於產品、營收、

By Fox 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