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AI:創造就業的引擎與技能的平衡器

對於當前社會普遍擔憂 AI 將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黃仁勳提出一個反直覺但基於企業實務的觀點。他認為,AI 的核心價值在於提升生產力。當一家公司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AI 便成為實現這些點子的強大工具,讓企業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進而帶動成長、創造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他以輝達自身為例,無論是軟體工程師或晶片設計師,所有員工都已深度整合 AI 進入工作流程,結果是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忙,因為過去許多難以實現的構想,如今都具備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黃仁勳將 AI 視為史上最強大的「技術平等化力量」。過去,程式設計、藝術創作或專業寫作,均設有相當高的技能門檻。如今,透過與 AI 對話,人人都能指揮電腦完成複雜任務。未來的程式語言,將不再是 C++ 或 Python,而是人類的自然語言。這意味著技術的鴻溝正被填平,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程式設計師、藝術家或作家。

因此,真正的挑戰並非 AI 本身,而是能否善用 AI 的人。他直言,未來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會被懂得使用 AI 的人所取代。固守傳統、不借助 AI 協作的工作模式,將難以在新的時代中具備競爭力。

AI 工廠:新世代的基礎建設

隨著 AI 應用從雲端走向各行各業,背後支撐這場革命的運算基礎設施,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競逐的焦點。黃仁勳提出一個宏大的概念:「AI 工廠」(AI Factory)。他比喻,就像工業革命需要發電廠持續產生電力,AI 時代則需要 AI 工廠持續產生「智慧」(Tokens)。傳統軟體寫完一次便大功告成,但 AI 模型需要持續不斷的訓練與推論,這是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

這個概念也解釋為何市場對輝達的 GPU 需求如此龐大。這些硬體不僅是單純的晶片,更是建造 AI 工廠的磚瓦。黃仁勳預見,一個專門生產智慧的全新產業正在成形,其規模將與現今的能源產業相當,成為價值數兆美元的新世代基礎建設。

面對硬體快速迭代、客戶擔心投資無法回收的疑慮,他說明輝達的策略有兩個支點。其一,每一代新產品都在「每瓦效能」與「每元效能」上實現數倍的躍升,這直接為客戶降低成本、提升營收,使升級成為理性的商業決策。其二,輝達的硬體擁有極高的殘值。這歸功於其強大的軟體生態系 CUDA。透過全球開發者的持續優化,硬體的效能會在出廠後不繼提升,這是在傳統 CPU 架構上未曾見過的現象,也確保硬體資產的長期價值。

地緣政治下的科技布局:美國製造與川普願景

訪談中,黃仁勳亦觸及敏感的地緣政治議題,特別是關於美國製造與中國競爭。他認為,未來的製造業將高度依賴科技,工廠將由 AI 統籌機器人大軍,製造 AI 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對將產業帶回美國的政策表達高度讚賞。

他直言:「我很欣賞川普總統的願景...讓美國重返工業大國的大膽願景。」他接著闡述,美國過去外包得太多,雖然不必將所有產業都移回國內,但應該要把「最先進的、對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和國安產業帶回本土。」他明確指出,這不代表要將運動鞋這類產業搬回來,而是應該專注於製造「晶片和 AI 超級電腦」。他預估,未來四年內,僅在亞利桑那州與德州就將生產價值約五千億美元的 AI 超級電腦,並以此撬動數兆美元的 AI 產業。

當被問及美國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獨特優勢時,黃仁勳給出一個直接且出人意料的答案:「美國獨一無二的優勢,就是川普總統。」

他隨即解釋背後的原因。首先,川普從上任第一天就認知到 AI 與能源的重要性。他認為:「過去這麼多年來,能源生產一直被汙名化。」而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沒有能源就無法創造新產業,沒有能源就無法讓製造業回流,沒有能源,就無法支撐像人工智慧這樣的領域。」他樂見能同時加速 AI 創新與能源發展的政策方向,如此美國才能真正支撐起這場新興的工業革命。

物理 AI 的未來與人才的價值

展望未來,黃仁勳相信「所有會移動的東西終將自動化」。從家用割草機到工業機器人,物理世界的 AI 應用潛力無窮。他提出「雙工廠」(Twin Factory)模型:未來的工業公司,除了需要一座製造機器的實體工廠,還需要一座為其機器打造大腦的 AI 工廠。特斯拉就是絕佳的例子,它既有汽車工廠,也有一座龐大的 AI 工廠專門研發自動駕駛系統。

這場技術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是頂尖人才。面對 AI 研究員動輒上億美元的薪酬合約,黃仁勳顯得相當坦然。他指出,一個約 150 人的頂尖團隊,若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便足以打造出如 OpenAI 或 DeepMind 等改變世界的公司,這凸顯菁英人才的巨大槓桿效應。他分享自己的管理哲學,便是親自審核公司所有員工的薪酬,並確保給予最優渥的回報。他相信,只要照顧好員工,其他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Read more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這位成功創辦 Twitch 與 Cruise、兩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公司的連續創業家,如今將目光投向一個更具挑戰性、也更貼近日常的領域:家用機器人。他的新創事業 The Bot Company,試圖解答一個自現代科技萌芽以來,便縈繞在人們心中的夢想:我們何時能擁有一位真正的家務幫手? 這場深度對談,不僅揭示 The Bot Company 的產品哲學與商業策略,更是一位歷經多次創業浪潮洗禮的先行者,對於技術典範、團隊建構,乃至於創業初衷的深刻反思。 為何是現在?AI 賦予機器人全新靈魂 長久以來,家用機器人始終是科技界的聖杯,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從科幻小說到學術實驗室,無數原型機來來去去,但沒有一個能真正走入家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Vogt 指出,關鍵的瓶頸在於,傳統機器人被設計來執行精準、重複的任務,它們在結構化的工廠環境中表現優異,但面對家庭這個充滿變數的場域,便顯得捉襟見肘。 家庭環境的複雜度,堪稱機器人版的「極限體能王」障礙賽。

By Fox Hsiao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開宗明義指出,人工智慧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其影響力將遍及從醫療、製造到國防的每個領域。他將AI的發展視為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激烈競賽,並斷言美國不僅是這場競賽的發起者,也必須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強調,不允許任何國家,特別是潛在的競爭對手,透過掌握AI技術來制定威脅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全球規則。 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AI霸權,川普政府的政策將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為美國的創新者掃除一切障礙,並提供其所需的一切資源。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體現於他隨後簽署的一系列具體行政命令。 政策支柱一:鬆綁法規,釋放創新動能 川普論述中,最關鍵的一項政策是徹底改革美國的監管環境。他認為,當前由各州獨立制定法規的模式,將成為AI產業發展的致命枷鎖。他直言,若讓五十個州各自為政,那麼最嚴格、最保守的州法規將會成為全國的實質標準,迫使企業必須遵循最低的共同標準,從而扼殺創新與競爭力。他以過去廢除加州汽車排放標準為例,主張一個統一、理性的聯邦標準,才能避免企業陷入無盡的訴訟與法規泥沼。 他提出,政府的角色並非透過繁瑣的「紅頭繩」(red tape)來束縛產業,而是要提供明確的「綠燈」,鼓勵企業大

By Fox Hsiao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創新發展、教育、科學與技術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與其國防科技顧問喬治・茨哈卡亞(Georgii Tskhakaia),透過一場結合預錄影片與現場解說的深度訪談,揭示烏克蘭如何在資源極度不對等的戰爭中,憑藉科技創新、敏捷思維與數據驅動的決策,開創全新的戰爭型態。這場對話不僅是烏克蘭的戰時報告,更是一份關於未來國防科技發展的深刻洞見。 以不對稱戰略回應資源劣勢 訪談開宗明義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的面貌產生根本性轉變。面對在傳統軍備、兵力與資源上均佔據絕對優勢的對手,烏克蘭深知若依循傳統的作戰思維,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這種現實壓力迫使烏克蘭必須尋找另一條路徑,一條更敏捷、更具成本效益且更依賴技術的道路。 顧問茨哈卡亞提出多個案例,具體說明這種「以小博大」的不對稱作戰思維如何實踐。例如,當缺乏足夠的反坦克飛彈(如標槍飛彈)時,烏克蘭工程師開發出成本僅數百美元的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式無人機。這些廉價的無人機卻能有效摧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坦克與重型裝甲,在戰線上造成巨大衝擊。 同樣的邏輯也應用在其他領域。為彌補火砲彈

By Fox Hsiao
a16z:美國 CLARITY 法案如何為加密貨幣創建監管框架?

a16z:美國 CLARITY 法案如何為加密貨幣創建監管框架?

本文來自於 a16z:https://a16zcrypto.com/posts/article/genius-act-clarity-act-crypto-legislation-explained/ 眾議院最近以壓倒性的兩黨支持(294 票對 134 票,其中 78 名民主黨人支持)通過一項重要的「市場結構」新法案。這項法案,即《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或稱「CLARITY 法案」(HR 3633),將為數位資產市場建立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該法案現已提交參議院,參議院正在制定自己的市場結構立法版本,該版本將參考 CLARITY 法案。 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將為區塊鏈系統建立明確的規則,結束多年來抑制創新、損害消費者利益、並讓那些擁抱不透明的投機者而非追求透明的企業家獲利的局面。就像《1933 年證券法》建立了投資者保護機制並推動了美國一個世紀的資本形成一樣,CLARITY 法案可能是一部劃時代的法律。 當我們的法律框架旨在促進創新和保護消費者時,

By Fox 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