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 2025 火力全開,Gemini AI 全面啟動,AI 不只在手機,揭秘 AR 眼鏡、機器人等未來應用!

Google I/O 2025 火力全開,Gemini AI 全面啟動,AI 不只在手機,揭秘 AR 眼鏡、機器人等未來應用!

在全球科技產業的年度盛事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再次站上舞台中央,為全球觀眾揭示這家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進展與宏大願景。同時,他在先前的 All-In Podcast 訪談中,也對外界關注的「AI 如何影響 Google 搜尋」等議題,進行了深度剖析。綜合這兩場重要的交流,我們得以一窺 Google 在 AI 時代的核心戰略:以強大的基礎研究與基礎設施為後盾,讓 Gemini 模型全面滲透產品與服務,不僅重塑既有體驗,更積極拓展智慧科技的邊界,迎接一個由 AI 定義的未來。

Sundar Pichai 在 I/O 開場便明確指出,Google 已全面進入「Gemini 時代」,技術的迭代與產品整合速度前所未有。他強調,Google 早在十多年前就預見 AI 的重要性,並將「AI 為核心」深植於公司策略之中。這不是被迫轉型,而是一個長期規劃下的巨大機遇。他坦言,雖然外界常討論 AI 可能對 Google 賴以維生的搜尋業務構成「創新者兩難」,但他認為,Google 憑藉其深厚的基礎研究底蘊,恰恰能將 AI 視為推動搜尋進步的最大動力。

這種信念在 I/O 大會上得到了具體展現。Google 搜尋作為 AI 應用最廣泛的產品之一,正迎來重大變革。AI 總覽(AI Overviews)自去年推出以來,已服務全球超過 15 億用戶,證明用戶樂於接受 AI 整合資訊的模式。數據顯示,AI 總覽非但沒有蠶食搜尋量,反而讓用戶查詢的問題更長、更複雜,總查詢量也持續增長,顯示 AI 正開啟全新的搜尋互動方式。即將全面推出的 AI 模式(AI Mode),更將提供完整的 AI 搜尋體驗,能處理多步驟、複雜的問題,透過先進的查詢扇出技術,同時進行數十甚至上百次搜尋,整合 Google 龐大的知識圖譜、購物圖譜與在地資料,提供精準且即時的答案,讓搜尋變得更像你的專屬助理,能處理購票、訂位等繁瑣任務。這種由被動提供連結轉為主動解決問題的模式,正是 Google 對 AI 搜尋未來變現潛力的信心來源。

支撐 Google 在 AI 浪潮中乘風破浪的,是其獨特的「全棧式」(Full-stack)研發能力與龐大的基礎設施。 Sundar 在訪談中強調,Google 多年來在數據中心、網路建設上的巨額投資,以及自主研發 AI 晶片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努力,構築了核心競爭力。I/O 介紹的第七代 TPU Ironwood,其為 AI 思考與推論設計的架構,效能較前代飆升十倍,為 Gemini 模型的高速訓練與運行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算力。他透露,Google 今明兩年投入的數百億美元資本支出,大部分都將用於強化這些基礎設施,無論是支援自家的 Gemini 發展,或透過 Google Cloud 為全球企業提供強大的 AI 算力,都是這項策略的體現。他對包括 NVIDIA 在內的硬體合作夥伴表示敬佩,同時也強調 Google 在硬體與軟體全線自主研發的靈活性與效率優勢。

AI 的應用範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而 Google 的研究專案正是推動這項擴展的催化劑。I/O 大會上,多個前瞻計畫的研究成果已落地或即將整合進產品:源自 Starline 的 Project Beam 演變為擬真 3D 視訊平台,讓遠距離溝通更具臨場感;Project Astra 旨在打造全能 AI 助理,其部分視覺理解與即時對話能力已融入 Gemini Live,讓 AI 能「看見」你所見並互動;Project Mariner 則賦予 AI 自動操作電腦與瀏覽器的能力,未來將透過 Gemini App 的 Agent 模式,代你完成複雜的線上任務,從找房子到追蹤商品價格,都能自動化處理。這些應用不僅提升了效率,更展現了 AI 從被動問答到主動協助的演變,朝向 Sundar 在訪談中提及的「萬用 AI 助理」目標邁進。

AI 在內容創作領域的賦能也令人驚豔。I/O 大會發表了 Imagine 4 與 Veo 3 等頂級生成模型。Imagine 4 在圖片細節、光影、特別是文字生成方面大幅進步,生成速度更推出十倍快的 Flash 版本。Veo 3 則將影片生成提升到新層次,不僅畫質逼真,更首創內建音效生成功能,能為影片自動配上對話與環境音,讓創作更生動。

Google 也推出 Flow,一個整合 Imagine、Veo、Gemini 的創作者工具,讓藝術家能透過直觀的介面與 AI 協作,快速實現創意構想。這些模型並非取代人類創意,而是提供強大工具,就像樂器或畫筆,幫助創作者突破物理限制,探索新的敘事可能。Google 同時強調責任,持續透過 SynthID 在生成內容中嵌入隱形浮水印,提升透明度。

AI 的影響力也從數位世界延伸到真實世界的應用與科學突破。AlphaFold 3 在預測生物分子結構上的精準度,已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標準工具,加速藥物研發進程,為攻克全球性疾病帶來希望。在災害應變上,結合衛星影像與 AI 的「火情衛星」系統能快速偵測野火;AI 也被用於無人機精準投送救災物資。

這些都印證了 AI 解決實際問題、造福人類的潛力。更令人期待的是,這些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實驗室走向應用。Sundar 在訪談中以父親搭乘 Waymo 自駕車的驚嘆為例,表達了科技進步帶來的啟發與感動。他堅信,AI 的發展正加速包括機器人、量子計算、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突破,這些過去看似遙遠的未來,正縮短為短短幾年即可實現的現實。

Google 面臨著全球白熱化的 AI 競爭,各家公司都有堅強的實力。Sundar 認為這是一場巨大的、非零和的市場機遇,未來會有許多成功者。他也清醒地意識到大規模 AI 部署面臨的挑戰,特別是電力供應瓶頸,這是一個需要政府、產業共同努力解決的基礎設施問題。然而,憑藉 Google 長期積累的技術實力、持續投入的基礎研究(包括透過 Alphabet 孵化的 Waymo、AlphaFold 等「登月計畫」),以及重視人才、擁抱實驗精神的文化,Google 展現出在激烈競爭中持續引領、將前瞻技術轉化為普惠產品的堅定信心。

Google I/O 2025 與 Sundar Pichai 的訪談,共同描繪了一幅由 Gemini 驅動的 AI 新紀元圖景。這是一個 AI 不僅回答問題,更能理解需求、主動協助、甚至預測未來的時代;一個 AI 不僅存在於螢幕,更能透過 XR 眼鏡等裝置融入物理世界,成為無所不在的智能幫手;一個 AI 不僅提升效率,更能激發無限創意、加速科學發現、解決全球性挑戰的時代。

Google 正以其在基礎設施、模型研發、產品整合上的獨特優勢,積極擁抱這波AI巨浪,將看似魔法般的前瞻技術,轉化為真實、普惠的應用,為人類開啟一個充滿發現與可能性的黃金時代。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人類運用智慧,開創更美好未來的重要篇章。

Read more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 創辦三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次他要用機器人終結你最討厭的家事

Kyle Vogt,這位成功創辦 Twitch 與 Cruise、兩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公司的連續創業家,如今將目光投向一個更具挑戰性、也更貼近日常的領域:家用機器人。他的新創事業 The Bot Company,試圖解答一個自現代科技萌芽以來,便縈繞在人們心中的夢想:我們何時能擁有一位真正的家務幫手? 這場深度對談,不僅揭示 The Bot Company 的產品哲學與商業策略,更是一位歷經多次創業浪潮洗禮的先行者,對於技術典範、團隊建構,乃至於創業初衷的深刻反思。 為何是現在?AI 賦予機器人全新靈魂 長久以來,家用機器人始終是科技界的聖杯,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從科幻小說到學術實驗室,無數原型機來來去去,但沒有一個能真正走入家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Vogt 指出,關鍵的瓶頸在於,傳統機器人被設計來執行精準、重複的任務,它們在結構化的工廠環境中表現優異,但面對家庭這個充滿變數的場域,便顯得捉襟見肘。 家庭環境的複雜度,堪稱機器人版的「極限體能王」障礙賽。

By Fox Hsiao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 AI 霸權三本柱:法規鬆綁、能源自主、全球輸出,一柱都不能少!

川普開宗明義指出,人工智慧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其影響力將遍及從醫療、製造到國防的每個領域。他將AI的發展視為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激烈競賽,並斷言美國不僅是這場競賽的發起者,也必須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強調,不允許任何國家,特別是潛在的競爭對手,透過掌握AI技術來制定威脅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全球規則。 為了實現「美國優先」的AI霸權,川普政府的政策將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為美國的創新者掃除一切障礙,並提供其所需的一切資源。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體現於他隨後簽署的一系列具體行政命令。 政策支柱一:鬆綁法規,釋放創新動能 川普論述中,最關鍵的一項政策是徹底改革美國的監管環境。他認為,當前由各州獨立制定法規的模式,將成為AI產業發展的致命枷鎖。他直言,若讓五十個州各自為政,那麼最嚴格、最保守的州法規將會成為全國的實質標準,迫使企業必須遵循最低的共同標準,從而扼殺創新與競爭力。他以過去廢除加州汽車排放標準為例,主張一個統一、理性的聯邦標準,才能避免企業陷入無盡的訴訟與法規泥沼。 他提出,政府的角色並非透過繁瑣的「紅頭繩」(red tape)來束縛產業,而是要提供明確的「綠燈」,鼓勵企業大

By Fox Hsiao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黃仁勳 : 川普總統是美國會贏得 AI 競賽的獨一無二優勢

AI:創造就業的引擎與技能的平衡器 對於當前社會普遍擔憂 AI 將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作,黃仁勳提出一個反直覺但基於企業實務的觀點。他認為,AI 的核心價值在於提升生產力。當一家公司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AI 便成為實現這些點子的強大工具,讓企業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進而帶動成長、創造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他以輝達自身為例,無論是軟體工程師或晶片設計師,所有員工都已深度整合 AI 進入工作流程,結果是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繁忙,因為過去許多難以實現的構想,如今都具備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黃仁勳將 AI 視為史上最強大的「技術平等化力量」。過去,程式設計、藝術創作或專業寫作,均設有相當高的技能門檻。如今,透過與 AI 對話,人人都能指揮電腦完成複雜任務。未來的程式語言,將不再是 C++ 或 Python,而是人類的自然語言。這意味著技術的鴻溝正被填平,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程式設計師、藝術家或作家。 因此,真正的挑戰並非 AI

By Fox Hsiao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副總理闡述:AI、數據與去中心化如何成為他們扭轉戰局的關鍵

烏克蘭創新發展、教育、科學與技術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與其國防科技顧問喬治・茨哈卡亞(Georgii Tskhakaia),透過一場結合預錄影片與現場解說的深度訪談,揭示烏克蘭如何在資源極度不對等的戰爭中,憑藉科技創新、敏捷思維與數據驅動的決策,開創全新的戰爭型態。這場對話不僅是烏克蘭的戰時報告,更是一份關於未來國防科技發展的深刻洞見。 以不對稱戰略回應資源劣勢 訪談開宗明義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的面貌產生根本性轉變。面對在傳統軍備、兵力與資源上均佔據絕對優勢的對手,烏克蘭深知若依循傳統的作戰思維,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這種現實壓力迫使烏克蘭必須尋找另一條路徑,一條更敏捷、更具成本效益且更依賴技術的道路。 顧問茨哈卡亞提出多個案例,具體說明這種「以小博大」的不對稱作戰思維如何實踐。例如,當缺乏足夠的反坦克飛彈(如標槍飛彈)時,烏克蘭工程師開發出成本僅數百美元的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式無人機。這些廉價的無人機卻能有效摧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坦克與重型裝甲,在戰線上造成巨大衝擊。 同樣的邏輯也應用在其他領域。為彌補火砲彈

By Fox Hs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