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還在慢慢來,Meta已經豁出去了!從799美元定價到發表會出糗,看祖克柏如何豪賭下個世代!

你正與朋友面對面交談,口袋裡的手機傳來一則重要訊息。你不必打斷對話,不必掏出手機,甚至連一個字都不用說。你只是不著痕跡地動動手指,眼前的世界浮現一個微小介面,你已經用思緒完成回覆並發送。這不是遙遠的科幻電影情節,而是 Meta 執行長祖克柏為我們揭露的,一個正在發生的未來。這一切的核心,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神經介面。
「它偵測的其實不是動作,而是你肌肉發出的訊號。」祖克柏解釋。這項技術的載體是一個名為 MetaNeural Band 的腕帶,它能讀取大腦傳送到手部肌肉的微弱電氣訊號。這意味著,在你真正做出一個動作之前,系統就已經知道你的意圖。食指與拇指輕捏是「選擇」,拇指滑過緊握的指節是「滑動」,拇指輕點兩下能喚醒 AI 助理,而手腕在空中一轉,就能調整音量。這種互動方式極其私密、安靜且微妙,徹底顛覆我們對人機互動的想像。
眼鏡:超級智慧的理想載體
這款革命性的腕帶,是為搭配 Meta 推出的全新智慧眼鏡系列而生,特別是旗艦產品 Meta Ray-Ban Display。這副眼鏡首次在時尚的鏡框中,於右側鏡片整合一個高解析度的微型顯示器。它能顯示文字訊息、地圖的轉彎提示,甚至在視訊通話時看見對方。祖克柏堅信,「眼鏡是個人超級智慧的理想載體」。為什麼?因為它是唯一能夠同時看見你所見、聽見你所聞,並即時在你視野中生成使用者介面(UI)的裝置。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具備完整 AR 功能的獨立運算裝置 Orion,而是一個與手機配對、更接近「抬頭顯示器」的產品。它搭載的 1200 萬像素鏡頭支援 1080p 錄影,單次充電續航 6 小時,充電盒則能額外提供 30 小時電量。
在這次發表會上,Meta 不只端出一項產品,而是一個完整的產品線,企圖滿足不同生活型態的需求。除了 Display 款式,還有第二代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電池續航力加倍,錄影提升至 3K 解析度,並新增「對話聚焦」功能。此外,專為運動愛好者設計的 Oakley Meta Vanguards,將攝影機置中,提供更寬廣的視野與更強勁的音響,並具備防水功能與 Garmin 等運動 App 連動。
少即是多:設計背後的新哲學
為何 Meta 的智慧眼鏡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除了祖克柏揭示的三大設計原則——「首先是絕佳的眼鏡」、「科技必須退居幕後」、「認真對待超級智慧」——其背後更體現一種「少即是多」的產品哲學。
這副眼鏡的螢幕,在多數時間其實是關閉的。它並非試圖成為一個應用程式平台,因為手機早已擅長此事。相反地,它追求一種「及時 UI」(Just-in-Time UI)的體驗:只有在通知進來,或你需要資訊時,介面才會恰如其分地出現,事畢則消失無蹤。這種設計最大程度地減少對使用者視野的干擾,這正是它比許多試圖將大量資訊塞滿你眼前的 AR 裝置更具吸引力之處。
799 美元的震撼與豪賭
當祖克柏宣布 Meta Ray-Ban Display(包含神經腕帶)的售價時,許多產業觀察家的下巴幾乎掉下來,僅僅 799 美元。考慮到神經腕帶這項看似來自未來的技術,市場普遍預期價格會遠高於此。這個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揭示 Meta 的宏大策略:他們追求的不是短期獲利,而是用一個人們負擔得起的價格,快速建立起產品的灘頭堡,為未來打造平台生態系鋪路。
這種「豁出去」的態度,也展現在發表會本身。祖克柏在台上進行現場演示時,發生AI 無法理解指令、以及無法成功接聽來電的插曲。這恰好解釋為何蘋果等公司傾向於播放完美無瑕的預錄影片。然而,Meta 選擇承擔現場失敗的風險,正體現其不畏困難、快速迭代的企業文化。他們相信,讓產品進入真實世界,讓真實使用者去體驗、去碰撞,才是找出殺手級應用、完善軟體的最佳途徑。
不再掏出手機的未來
那麼,智慧眼鏡會取代手機嗎?祖克柏認為情況比較像是從個人電腦到智慧型手機的轉變:「我的主要運算裝置變成手機,但我並沒有丟掉電腦。」他預期未來五年內,我們不會拋棄手機,但「手機會更常待在我們的口袋或包包裡」。
從查看時間、閱讀訊息、相機取景、導航到即時翻譯,每一個原本需要掏出手機的動作,都逐漸由智慧眼鏡取代。隨著一個個使用情境的轉移,我們將慢慢減少對那塊長方體螢幕的依賴。這一切最終將匯流至祖克柏的終極願景:一個可以全天候開啟的個人 AI 助理,理解你的處境,提供所需資訊,並在你需要任何應用程式時,直接於你眼前生成 UI。
這個未來還有多遠?祖克柏的回答充滿信心:「我認為這會比大家想的更快。每當我思考 AI 的某個里程碑會是什麼樣子,它們似乎總比我們預期的更早實現。」從一個微不足道的手指顫動開始,一個由 AI 驅動、與現實無縫融合的新世界,正加速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