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為什麼突然宣布月球計畫 ? 馬斯克的大轉彎,從「月球是分心」到「大力聚焦月球」
2025 年 1 月 2 日,Elon Musk 在 X 上回應網友關於月球計畫的提問。他的答案很直接:「不,我們直接去火星。月球只是分心的東西。」這個回答很 Musk,堅定、清晰、不留餘地。他甚至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要建立火星自給自足的殖民地,需要每年運送百萬噸級的物資到火星表面,所以真正重要的指標是「運送到軌道的質量」和「運送到火星表面的質量」。月球?不在這個計畫裡。

十個月後,2025 年 11 月 3 日,同一個 Musk 在 X 上發文:「SpaceX 將大力聚焦月球。」
「什麼改變了?」
這是個好問題。十個月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 Musk 從堅定的「月球無用論者」變成「月球聚焦者」?這個 U 轉背後,是一連串壓力、衝突、妥協的故事。
2025 年 1 月:火星才是目標
先回到 1 月,理解 Musk 當時的邏輯。他在那則推文中寫得很清楚,運送到軌道的質量是關鍵指標,之後才是運送到火星表面的質量。前者需要達到每年百萬噸級別,才能建立火星上的自給自足殖民地。這是 SpaceX 的終極目標,也是 Musk 創立 SpaceX 的初衷,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
在這個框架下,月球確實是分心的東西。月球距離地球只有 38 萬公里,火星最近時也要 5500 萬公里。月球沒有大氣層,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資源有限。火星雖然遠,但有稀薄大氣,重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理論上可以建立永久基地。對 Musk 來說,月球是短期目標,火星才是長期願景。而他從來不是一個在乎短期目標的人。
但問題是,SpaceX 早在 2021 年 4 月就拿了 NASA 的合約,要開發 Starship HLS,也就是人類登月系統,用來執行 Artemis III 任務,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合約金額 29 億美元,如果達成所有里程碑,總金額可能達到 45 億。NASA 已經付了 27 億。
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Musk 嘴上說月球是分心,但 SpaceX 手上握著 29 億的月球合約。而這個合約,正是接下來十個月衝突的核心。
29 億美元的月球合約
Starship HLS 是什麼?簡單說,就是把 SpaceX 正在開發的 Starship 火箭改造成月球登陸器。Starship 原本是為火星設計的,能載 100 人,能在火星表面降落,能重複使用。NASA 看中了這個設計,決定用它來送太空人回月球。
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執行起來,有一大堆待解問題。
首先,Starship 還在測試階段。從 2023 年 4 月第一次試飛開始,到 2025 年 10 月,總共飛了 11 次。最近兩次,2025 年 8 月和 10 月的測試算是成功,火箭順利起飛、分離、飛行、回收。但在這之前,連續三次失敗,上節火箭在飛行中爆炸。而且到 2025 年 11 月為止,Starship 還沒有真正進入軌道,所有測試都是次軌道飛行。
更關鍵的問題是,登月任務需要一個 Starship 目前還沒展示過的技術:在軌加油。
為什麼需要在軌加油?因為 Starship 太重了。如果要飛到月球再飛回來,一次發射帶的燃料不夠。所以計畫是這樣的,先發射一艘 Starship 當加油站,停在地球軌道上。然後發射多艘 Starship 運油船,一趟一趟把燃料送上去。等加油站裝滿了,再發射載人的 Starship,在軌道上加滿油,然後飛去月球。
聽起來就很複雜。而且截至 2025 年 11 月,SpaceX 還沒有測試過在軌加油。一次都沒有。這是登月任務最關鍵的技術,但還停在理論階段。
NASA 當然知道這個問題。2024 年 6 月,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發布報告,指出 NASA 內部評估認為,有 70% 的信心 Starship HLS 要到 2028 年 2 月才會準備好。但 NASA 官方的目標是 2027 年中。換句話說,進度至少落後半年以上。
這就是背景。SpaceX 拿了 NASA 的錢,答應要在 2027 年送人上月球,但關鍵技術還沒搞定,而且進度落後。Musk 可以繼續說月球是分心的東西,但 NASA 不這麼想。
2025 年 10 月:衝突爆發
10 月 20 日,NASA 代理署長 Sean Duffy 公開發言。他直接點名,SpaceX 的進度「落後」,而美國不能輸給中國。中國計畫在 2030 年前實現載人登月,美國必須搶先。為了確保進度,Duffy 宣布,NASA 將重新開放 Artemis III 登月器合約,讓其他公司也能參與競爭。
這是一個非常強硬的訊號。NASA 基本上是在說,SpaceX 你不行,我們要找別人了。
誰是別人?Jeff Bezos 的 Blue Origin。就在 Duffy 發言後不久,NASA 證實,Blue Origin 也提交了加速登月的競爭方案。這兩家公司的老闆,Musk 和 Bezos,是出了名的對頭。現在 NASA 要把 Musk 手上的合約開放給 Bezos 競爭,這對 Musk 來說簡直是挑釁。
Musk 的反應呢?10 月 21 日,也就是 Duffy 發言的第二天,Musk 在 X 上開罵。他罵 Duffy 是笨蛋,說他 IQ 只有兩位數,指控他試圖殺死 NASA。這就是典型的 Musk 風格,直接、攻擊性、完全不顧形象。
但罵歸罵,問題還是要解決,SpaceX 面對的壓力是多重的。
第一,商業壓力。 29 億的合約,已經拿了 27 億。如果合約被取消或者被分給 Blue Origin,不只是剩下 18 億拿不到的問題,已經拿的 27 億也可能要被追究進度。而且 Starship 的開發成本巨大,SpaceX 自己負擔超過 90% 的研發費用。沒有 NASA 的錢,Starship 的開發會更困難。
第二,競爭壓力。 Jeff Bezos 不是善類。Blue Origin 雖然進度比 SpaceX 慢,但他們財力雄厚,而且一直在等機會。現在 NASA 主動開門,Bezos 當然不會放過。如果 Blue Origin 拿到合約,SpaceX 在太空產業的主導地位會被挑戰。
第三,政治壓力。 美中太空競賽已經變成國家層級的議題。中國在 2025 年展示了多款新型戰機和太空載具,速度快得驚人。美國政府承受巨大壓力,不能輸。而 SpaceX 是美國太空計畫的主力,如果連 SpaceX 都搞不定,美國真的會輸。
這三重壓力加起來,就是 Musk 在 10 月面對的現實。他可以繼續堅持火星夢,但如果因此失去 NASA 合約,失去政府支持,失去市場主導地位,那火星夢也只是夢。
2025 年 11 月:180 度轉彎
10 月 30 日,SpaceX 正式回應。他們向 NASA 提交了一份「簡化版」加速登月計畫,承諾會「更快地讓人類重返月球,同時提升太空人安全性」。語氣比 Musk 個人的推文溫和多了,這是公司正式聲明,不是老闆個人發洩。
然後到了 11 月 3 日,Musk 在 X 上發文:「SpaceX 將大力聚焦月球。」
SpaceX 官網也同步發布聲明,強調「Starship 仍然是讓人類重返月球表面最快的途徑」。
這和 1 月的「月球是分心的東西」形成了鮮明對比。十個月前,Musk 說月球不重要。十個月後,SpaceX 說月球是重點。
語氣的變化也很明顯。從 10 月 21 日罵 Duffy 是笨蛋,到 10 月 30 日提交正式方案,再到 11 月 3 日宣布大力聚焦月球,整個轉變只花了兩週。從激烈對抗到正式妥協,速度快得驚人。
這是真心轉變,還是策略性妥協?
什麼改變了?
回到最早的問題:什麼改變了?答案應該有幾個層面。
首先,商業現實的壓力。 27 億已經拿了,剩下 18 億還沒拿到。如果合約被取消,SpaceX 不只是少賺 18 億的問題,整個 Starship 的開發節奏都會受影響。Starship 是 SpaceX 的核心專案,投資巨大,目前還沒有商業回報。NASA 的合約是重要的資金來源。失去這個合約,對 SpaceX 來說是真的傷。
其次,技術進度的現實。 11 次測試飛行,失敗率還是很高。在軌加油技術還沒驗證。2027 年中登月,確實很難達成。也許 Musk 自己也意識到,進度真的落後了。這時候如果還繼續嘴硬說月球不重要,只會讓 NASA 更有理由把合約給別人。
第三,政治環境的變化。 美中太空競賽不再只是科技競爭,已經變成國家戰略競爭。美國政府需要 SpaceX 配合,需要「美國會贏」的故事。SpaceX 作為美國太空產業的旗艦公司,不能在這個時候唱反調。
最後,可能是策略的重新思考。 也許 Musk 開始意識到,月球不一定是分心的東西。月球可以是去火星的跳板,可以測試技術,可以積累經驗,可以建立補給站。而且從商業邏輯來看,先拿月球的錢,用這筆錢支持火星計畫,可能比直接跳過月球去火星更實際。
這四個因素加起來,就是 Musk 從「月球是分心」到「大力聚焦月球」的原因。
理想與現實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很多創業者面對的兩難。你有一個遠大的理想,火星殖民、改變人類命運,這些都很偉大。但現實是,你需要錢,需要客戶,需要政府支持,需要市場認可。當理想和現實衝突,你怎麼辦?
Musk 選擇了妥協。這是永久性的策略轉變,還是暫時的戰術調整?月球任務完成後,他還會回到火星嗎?還是他會發現,月球其實沒那麼分心,反而是必經之路?
相關資料
Bloomberg: SpaceX Pitches Accelerated Moon Landing Plan After NASA Pressur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10-30/spacex-pitches-accelerated-moon-landing-plan-after-nasa-pressure
CNBC: SpaceX and Blue Origin both submitted plans to get astronauts back to the moon faster, NASA says
https://www.cnbc.com/2025/10/30/spacex-and-blue-origin-both-submitted-plans-to-get-astronauts-back-to-the-moon-sooner.html
CNBC: Transportation Secretary Duffy says Musk's SpaceX is behind on moon trip and he will reopen contracts
https://www.cnbc.com/2025/10/20/nasa-duffy-spacex-artemis-moon-landing.html
Elon Musk 於 X 發文:「不,我們直接去火星。月球只是分心的東西。」
2025 年 1 月 2 日
Elon Musk 於 X 發文:「SpaceX 將大力聚焦月球」
2025 年 11 月 3 日
GAO Report: NASA ARTEMIS PROGRAMS Crewed Moon Landing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