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美國 CLARITY 法案如何為加密貨幣創建監管框架?

本文來自於 a16z:https://a16zcrypto.com/posts/article/genius-act-clarity-act-crypto-legislation-explained/
眾議院最近以壓倒性的兩黨支持(294 票對 134 票,其中 78 名民主黨人支持)通過一項重要的「市場結構」新法案。這項法案,即《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或稱「CLARITY 法案」(HR 3633),將為數位資產市場建立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該法案現已提交參議院,參議院正在制定自己的市場結構立法版本,該版本將參考 CLARITY 法案。
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將為區塊鏈系統建立明確的規則,結束多年來抑制創新、損害消費者利益、並讓那些擁抱不透明的投機者而非追求透明的企業家獲利的局面。就像《1933 年證券法》建立了投資者保護機制並推動了美國一個世紀的資本形成一樣,CLARITY 法案可能是一部劃時代的法律。
當我們的法律框架旨在促進創新和保護消費者時,美國就能引領潮流,世界也將受益。CLARITY 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儘管這項立法建立在去年 FIT21 法案的兩黨共識基礎上,但 CLARITY 在幾個關鍵方面有所改進,我們將在下文概述:涵蓋了建設者需要了解的內容,以及為什麼這項法案對於協調創新、消費者保護和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隨著《GENIUS 法案》(關於該法案如何融入下文將有更多說明)的簽署,制定更廣泛的市場結構法案變得更加迫切。
重要性:宏觀視角
儘管加密產業已存在十多年,美國卻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監管框架。然而,加密貨幣不再僅是科技業內人士之間的運動 ,它已成為基礎設施:區塊鏈系統現已支撐著支付系統(包括透過穩定幣 )、雲端基礎設施、數位市場等諸多領域。
然而,這些協議和應用程式是在缺乏明確規則的情況下建立的。結果呢?合法的企業家面臨監管上的反覆無常,而投機者則利用法律模糊性牟利。透過《CLARITY 法案》將能扭轉這種局面。
透過為專案提供透明的合規途徑,並確保監管機構擁有更好的工具來監管真正的風險,CLARITY 法案(以及被稱為 GENIUS 法案的新穩定幣法案 )將使已經龐大的加密貨幣產業從陰影中走出,進入受監管的經濟體系。這項新立法為負責任的創新創建了一個框架,就像 20 世紀幫助公共市場蓬勃發展並保護消費者的基礎法律一樣。
除了提供明確的合規途徑外,這項法案還提供了更清晰的規則,賦予企業家所需的法律確定性,使其能夠自信地創新並在美國營運。這將最終減輕合法企業家在海外啟動(或使用低效且不透明的結構以規避監管)的壓力。
這種法律明確性將為下一代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金融工具和用戶自有應用程式打開大門,所有這些都將在美國建立。確保區塊鏈系統在美國開發,也將保護全球數位和金融基礎設施,使其不至於依賴由中國創建和控制的區塊鏈系統,同時也確保美國的監管標準適用於更多加密貨幣以外的人正在使用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
確立監管權責與清晰路徑
CLARITY 法案最關鍵的設計,是為數位資產建立一個從證券到商品的監管轉移路徑。當一個區塊鏈項目初期透過代幣銷售等方式募資時,其性質類似證券,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管轄,這一點與現行做法並無二致。然而,真正的變革在於後續發展。
現行的監管轉換標準極為模糊,依賴 SEC 於 2019 年提出的一套複雜且主觀的「去中心化」標準,這讓監管機構擁有過大的裁量權,也讓業者無所適從。CLARITY 法案則提出一套以「控制權」為基礎的成熟度框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這套新框架的核心,不再是抽象的「去中心化」概念,而是評估「誰能控制這個區塊鏈系統」。法案提出七項客觀且可衡量的標準,用以判斷一個系統是否已經成熟,不再由單一或共同管理的團隊所控制。當一個系統達到成熟狀態,其原生代幣的風險特徵便從類似證券轉為類似商品,其二級市場的監管權責便能明確地從 SEC 轉移至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這個設計帶來多重效益。首先,它為創業者提供一份清晰的藍圖,讓他們知道如何構建系統才能符合監管預期。其次,它鼓勵團隊持續建設,而非為了達成所謂的「去中心化」而過早放棄項目,規避了過去那種「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的扭曲誘因。更重要的是,在項目發展初期,當控制權相對集中、風險較高時,法案施加更嚴格的監管與內線交易限制;隨著系統成熟、控制權分散,監管負擔也相應減輕。這種動態的監管模式,更能適應區塊鏈技術的獨特生命週期。
對產業生態的具體影響
對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CLARITY 法案提供重要的保護。它明確豁免那些真正去中心化、不扮演中介角色的 DeFi 協議,使其免受針對交易所或經紀商的法規約束。這項豁免並非毫無標準,法案同時也為 DeFi 系統設立規範,確保它們不會在去中心化的外衣下,重新引入傳統金融體系試圖消除的中心化風險。此外,法案保障個人「自我託管」資產的權利,這對於 DeFi 的核心精神至關重要。
此法案也與近期通過的《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GENIUS Act)形成關鍵互補。GENIUS 法案專注於規範穩定幣本身,這將加速金融活動向區塊鏈轉移。然而,它並未規範承載這些穩定幣運行的底層區塊鏈。這就產生一個潛在風險: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穩定幣,可能運行在一個不安全、不透明甚至由惡意方控制的區塊鏈上。
CLARITY 法案正好填補這個缺口。它為底層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安全、透明與控制權的標準。如同我們需要法規來確保金融資產的安全,我們同樣需要標準來確保承載這些資產的「數位軌道」足夠穩固。兩者結合,才能在保護消費者的同時,真正發揮下一代金融系統的潛力。
相較於先前的《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FIT21),CLARITY 在其基礎上做出改進。它堵上一些可能讓既有項目規避資訊揭露的漏洞,對內部人士在項目成熟前出售代幣施加更嚴格的限制,以強化消費者保護。其基於「控制權」的成熟度測試,也比 FIT21 的框架更加客觀精確。
前方的道路與未解的課題
當然,CLARITY 法案並非完美無瑕。它的範疇主要集中在「數位商品」,對於代幣化證券等其他類型的數位資產並未多做處理。同時,儘管它在聯邦層級豁免 DeFi,但並未排除各州法律的適用,這意味著 DeFi 產業仍可能面臨來自不同州政府的監管挑戰。這些議題,或許有待參議院的後續討論,或未來的立法來逐步完善。
目前,這項獲得跨黨派高度支持的法案已在眾議院過關,接下來將進入參議院進行審議。無論最終版本為何,它都標示著美國監管思維的一次重要演進:從過去的對抗或忽視,轉向試圖建立一個兼顧創新與保護的實用框架。
總結而言,CLARITY 法案試圖在監管的確定性與創新的靈活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它透過客觀的「控制權」標準,為數位資產的監管路徑提供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同時將消費者保護與基礎設施安全納入考量。這項立法努力不僅攸關加密產業的未來,更關係到美國如何在下一代數位經濟的基礎建設中,扮演一個關鍵且負責任的角色。
接下來會如何?
《清晰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後,將送交參議院。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和農業委員會可能會選擇審議該法案,透過各自的審議程序進行修改,然後提交參議院全體會議進行表決。
然而,更可能的情況是,兩黨參議員將提出一份單獨的參議院版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該法案在許多方面可能與《清晰法案》相似。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和農業委員會將透過各自的程序審議該法案,如果獲得批准,將提交參議院全體會議進行表決。
如果國會兩院都通過各自的法案,眾議院和參議院將需要協調任何差異——無論是透過非正式協商程序還是更正式的協商委員會——然後兩院將投票通過最終的妥協版本。
這一切何時可能發生?眾議院和參議院的主要領導人已設定目標 ,希望在 9 月底前將市場結構法案送交總統簽署。
你能做什麼?
CLARITY 法案獲得 216 張共和黨票和 78 張民主黨票,延續了 FIT21 法案(該法案在眾議院以 71 張民主黨票通過 )所建立的兩黨合作動能。該法案在各方面都比 FIT21 法案有所改進——提供更強的消費者保護、更明確的去中心化標準,並與現有監管模式更佳契合。
通過 CLARITY 法案將確保美國在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造福開發者和消費者。作為一項嚴謹、深思熟慮的兩黨合作嘗試,CLARITY 法案旨在為美國的加密貨幣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監管體系,平衡創新與監管。它為國會提供了一個機會,在保護消費者的同時,支持數位經濟的基礎設施,並透過這項運算創新的下一個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性不亞於之前的個人電腦、雲端運算和行動運算——創造就業機會。
我們正處於關鍵時刻。為此,請直接聯繫您的參議員,或透過 「支持加密貨幣」(Stand with Crypto) 組織,敦促他們支持《清晰法案》(CLARITY Act)。這不僅關乎加密貨幣,更關乎確保未來的網路對所有人而言都是民主、開放且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