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 空投 OpenAI、SpaceX 股權代幣,開啟全新的 RWA 現實世界資產玩法

Robinhood 首先選擇在監管框架日趨明確的歐洲大陸邁出關鍵一步。執行長 Vlad Tenev 宣布,其加密貨幣應用程式正式擴展至歐盟全境,涵蓋 31 個國家。這不僅是地域的擴張,更是服務深度的躍進。
最引人注目的,是即將在歐洲推出的「永續合約」交易功能。傳統上,永續合約這種專業級衍生性金融商品,其操作介面往往複雜且不適合行動裝置。Robinhood 團隊洞察此痛點,投入大量心力重新設計使用者體驗。他們展示一種極度簡化的行動介面,用戶僅需透過直覺的滑動與點擊,便能設定槓桿、停利與停損點,將過去可能需要二十多個步驟的繁瑣流程,濃縮在彈指之間。
這項服務的強大後盾,來自於 Robinhood 近期完成收購的全球歷史最悠久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stamp。Bitstamp 不僅提供機構級的交易引擎,更成為 Robinhood 在歐洲實現其加密願景的基石。
美國本土升級:從質押到 AI 賦能
與此同時,Robinhood 並未忘記其美國大本營的廣大用戶。此次更新同樣帶來眾多期盼已久的功能,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質押」(Staking)服務的開放。
過去,質押功能僅限於歐洲用戶,如今美國用戶也能透過質押以太幣(ETH)和 Solana(SOL)等資產,參與維護區塊鏈網路運作並獲取回報。這不僅是單純的收益工具,更象徵用戶從被動投資者,轉變為主動的網路參與者。
針對活躍交易者,Robinhood 推出一系列專業工具。行動端迎來媲美桌面平台的進階圖表功能,用戶可自訂技術指標,並直接在圖表上執行交易。同時,引入「智慧訂單路由」與「手續費分級」機制,交易量越大的用戶可享越低的費率。此外,「指定成本批次」(Tax Lot Selection)功能的推出,讓投資者在賣出加密資產時,能更精準地管理其稅務成本,實現最大化稅後利潤。
AI 智慧投資助理 Cortex 也將整合至加密貨幣交易中,為用戶提供即時市場數據分析、趨勢解讀,將複雜的市場動態轉化為易於理解的洞見。
核心革命:股票代幣化,重塑資產邊界
整場發表會的高潮,無疑是「資產代幣化」的具體實踐。這個概念談論多年,意指將現實世界資產(Real-World Assets, RWA)轉化為區塊鏈上的數位代幣,從而實現資產的分割、全天候流動與無縫轉移。
Robinhood 選擇以最核心的美國股票與 ETF,作為代幣化的灘頭堡。從即日起,歐洲合格用戶將能透過 Robinhood 平台,以代幣形式購買數百種美國龍頭股,如蘋果、輝達,以及 VOO、SPY 等熱門 ETF。用戶體驗與傳統股票交易幾乎無異,背後複雜的區塊鏈運作被巧妙隱藏,實現了零佣金交易與極具競爭力的外匯轉換費用。
這套系統的運作分為三階段演進:
- 第一階段(現已實現): 用戶下單購買股票代幣時,Robinhood 的合作券商會在傳統市場購入等量的真實股票進行託管,並在鏈上鑄造一枚對應的代幣給用戶,確保每一枚代幣皆有 1:1 的實體資產支持。
- 第二階段(未來數月): 整合 Bitstamp 交易所,建立一個股票代幣的次級市場。當美國股市休市時(如週末或假日),用戶仍可在 Bitstamp 上進行 24/7 的代幣交易,實現傳統金融流動性與加密世界全天候運作的優勢互補。
- 第三階段(終極願景): 實現完全的「可組合性」(Composability)。用戶將能把持有的股票代幣提取至個人的非託管錢包(如 Robinhood Wallet),自由地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中使用,例如進行抵押借貸、提供流動性,徹底打破傳統金融與 DeFi 之間的壁壘。
未來基石:Robinhood Chain 與私募股權民主化
為承載此宏大願景,Robinhood 宣布正在開發自家的區塊鏈——Robinhood Chain。這是一個基於 Arbitrum 技術,專為代幣化實體資產量身打造的網路,目標是建立一個兼具效率、安全與合規的基礎設施,未來足以承載整個金融體系的數位化轉型。
發表會的最後,Robinhood 投下一枚震撼彈,將代幣化目標指向過去僅有少數人能觸及的「未上市公司私募股權」。他們現場演示將 OpenAI 與 SpaceX 的股權代幣空投給與會的歐洲用戶,預告未來將開放這些頂級獨角獸公司的股權代幣交易。此舉不僅是技術展示,更象徵著對傳統資本市場階級壁壘的直接挑戰,讓普通投資者亦有機會參與早期價值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