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終結 Google 搜尋?CEO Pichai 強勢回應如何突破轉型的「兩難」,解析創新、競爭與電力瓶頸

AI 終結 Google 搜尋?CEO Pichai 強勢回應如何突破轉型的「兩難」,解析創新、競爭與電力瓶頸

全球資訊搜尋霸主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執行長 Sundar Pichai,近日在 All-In Podcast 訪談中深度分享了他對於 AI 如何影響 Google,以及他所擘劃的未來藍圖。這場對話不僅展現 Google 在 AI 領域的深厚根基,也透露出在激烈競爭下,Google 如何在核心業務轉型的同時,開拓新的成長機會。


Google 面臨「創新者兩難」? Pichai 視為巨大機遇

當前科技界熱議的議題之一,便是 AI 可能顛覆 Google 賴以維生的搜尋業務模式。傳統搜尋透過提供連結和廣告賺取龐大營收,但 AI 聊天模式能直接給予整合性答案,可能改變用戶習慣。面對這個看似「創新者兩難」(Innovator's Dilemma)的局面,Sundar Pichai 坦然表示,他深知這個概念,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困境,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他指出,Google 早在十年前就確立了「AI 為核心」(AI-first)的策略,並持續投入基礎研發,例如 2012 年啟動 Google Brain、2014 年收購 DeepMind。他堅信 AI 是推動搜尋技術進步的最大動力。過去一年多,Google 快速將生成式 AI 導入搜尋,例如已服務全球超過 15 億用戶的「AI 總覽」(AI Overviews)。數據顯示,導入 AI 總覽後,用戶的查詢內容變得更長、更廣泛,查詢量也在增長,這證明 AI 正在開創全新的搜尋應用場景。

即將在 Google I/O 大會上詳細介紹的「AI 模式」(AI Mode),將在搜尋中提供更完整的 AI 體驗,甚至支援對話式查詢,並整合最先進的 Gemini 模型直接回答問題。

Sundar 認為,就像當年從桌面走向行動裝置、或推出 YouTube Shorts 一樣,每一次技術典範轉移都帶來挑戰,但 Google 始終秉持「以用戶為中心」(focus on the user),先專注提升產品體驗,獲利模式自然會隨之浮現。他強調,商業資訊本身就是資訊的一部分,AI 理應能更有效地滿足用戶需求,因此他對 AI 搜尋的變現能力充滿信心。

核心優勢:基礎設施與全棧式研發

在競爭激烈的 AI 領域,Sundar 認為 Google 的一大獨特優勢在於其深厚的基礎設施與全棧式(Full-stack)的研發能力。Google 多年來持續投入數據中心、網路建設,並自主研發 AI 晶片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

Google 已推出第七代 TPU,能在自家基礎設施上更有效率地訓練和運行 Gemini 模型,這讓 Google 能以更具競爭力的成本提供高性能模型,例如備受業界關注的 Gemini Flash 系列。

他透露,Google 今明兩年高達 700 多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大部分將投入伺服器和數據中心,以支持 AI 訓練與推論需求,其中約一半用於 Google Cloud 業務。Google Cloud 不僅是 Google 自己的重要業務,也為其他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強大的 AI 運算平台。Sundar 對 NVIDIA 表示敬佩,認為他們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實力強勁,Google 也會同時使用 NVIDIA GPU 和自家的 TPU,提供彈性選擇。

AI 競爭白熱化:全球視角與電力瓶頸

Sundar 承認 AI 競爭異常激烈,OpenAI、Meta、Microsoft、XAI 等公司都有優秀的領導者和團隊。但他認為,AI 帶來的整體市場和機會遠比過去任何技術都大,並非零和遊戲,未來會有許多公司都能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功,甚至一些尚未出現的新創公司也可能脫穎而出。

談到中國的 AI 發展,Sundar 對 DeepSeek 模型印象深刻。他認為中國在 AI 研究領域的人才實力不容小覷,DeepSeek 的出現證明他們比許多人想像的更接近技術前沿。這場全球競賽將充滿變數。

他特別點出,未來 AI 大規模部署的一個潛在瓶頸是電力供應。隨著 AI 運算需求暴增,對電力的需求也隨之飆升,電力生產和電網升級的速度將是決定各國 AI 發展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雖然美國在這方面面臨挑戰,但他相信透過資本主義的創新(如太陽能、電池、核能、地熱等),以及加速基礎設施建設的審批和人力資源培養,美國有能力克服這個難題。他認為這是一個需要所有相關方共同解決的政策問題。

文化與人才:重塑使命感,擁抱實驗精神

在 Google 工作 20 年、擔任 CEO 近 10 年,Sundar 也分享了他對 Google 文化的看法。他認為 Google 的核心價值在於真正重視員工、賦予他們自主權、並營造積極創新的氛圍。早期提供的福利如免費餐點,其本意是促進跨領域交流,激發靈感。他認為 Google 至今仍充滿創新活力。

同時他也承認,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和外部環境變化(如疫情),有時文化可能會出現偏離,需要領導者努力將其拉回正軌,重新聚焦於公司的使命感和工作效率。他提到過去幾年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重新建立員工之間的連結,並確保團隊專注於重要的產品和研發。

在人才競爭方面,AI 領域的搶人大戰非常激烈。Sundar 對 Google 能夠持續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感到自豪,認為 Google 始終是創新的源頭之一。他也觀察到 AI 正在改變教育和人才分佈模式,頂尖人才將更廣泛地分佈在全球各地,而不侷限於特定地區。

Alphabet 的哲學:基於基礎科學研發的創新孵化

Sundar 強調 Alphabet 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控股公司,其核心在於基於深厚的電腦科學和物理學基礎研發,將前瞻性技術應用於可能帶來巨大影響的領域。像是 Waymo(自駕車)、AlphaFold(蛋白質結構預測)等,都是源於基礎 AI 研究的成果。他認為,如果某個領域能運用 Google 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提供獨特價值,Alphabet 就會投入。

他預期未來可能會有一些 Alphabet 旗下的公司因發展需求獨立出去,甚至 IPO。而 X 實驗室(X lab)將繼續扮演突破傳統界限的「登月計畫」(moonshot)孵化器角色。

回顧過去十年,Sundar Pichai 表示他最自豪的是 Google 能夠持續突破技術的極限,將基礎科學研究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這在全球企業中實屬難得。至於遺憾,他表示總是能從錯誤中學習,但也笑稱或許是一些未能促成的收購案,例如當年曾深入討論的 Netflix。

儘管面臨激烈競爭和轉型挑戰,Sundar Pichai 展現出對 Google 在 AI 時代持續創新、引領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樂觀態度。這場 AI 變革對 Google 而言,不僅是挑戰,更是基於其長期累積的技術實力與創新文化,迎向未來十年巨大發展機會的關鍵時刻。

Read more

兩週股價從 31 塊飆漲到 200 塊的 Circle,Coinbase 才是最大獲利者?

兩週股價從 31 塊飆漲到 200 塊的 Circle,Coinbase 才是最大獲利者?

以下內容主要是「硅谷 101 E196|稳定币之战:Circle崛起之路与传统金融入局的新势力角逐 」的內容,推薦所有對穩定幣有興趣的人收聽。 美元穩定幣 USDC 的母公司 Circle 在紐約證交所成功上市,首兩日股價一度飆漲近四倍,市值突破兩百億美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這場資本盛宴不僅是一家加密企業的成功,更像一枚信號彈,正式宣告全球穩定幣的商業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這場競賽的參與者,橫跨華爾街傳統金融巨頭、矽谷科技公司,以及加密原生勢力,而美國國會正在推進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則成為左右戰局最關鍵的變數。 本集深入剖析 Circle 的崛起之路、與交易所 Coinbase 複雜的共生關係、主要競爭對手 USDT 的獨特獲利模式,並展望穩定幣在未來全球支付體系中的宏大前景。 一、監管清晰化預期:Circle 上市引爆市場熱情的催化劑 Circle 上市之所以獲得市場狂熱追捧,核心原因在於「預期」。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即將通過的《天才法案》,會為穩定幣提供一個清晰的監管框架。過去,

By Fox Hsiao
穩定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評估穩定幣機會避免賠錢,傳統銀行業的滅絕級事件

穩定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評估穩定幣機會避免賠錢,傳統銀行業的滅絕級事件

原文 Assume The Position / 原作者 Arthur Hayes 雖然 Circle 的執行長 Jeremy Allaire 不得不聽從他的「老爹金主」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的指示「就位」,但我希望對於那些在公開股票市場交易任何與「穩定幣」相關標的的人來說,這篇文章可以防止當促銷者將狗屎塞入毫無頭緒的賭徒屁股時,你們的括約肌迅速擴張。有了這個前言,我將開始討論穩定幣市場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資本市場中,專業加密貨幣交易員有些獨特,因為要生存和發展,需要深入了解資金如何在整個全球法定貨幣銀行體系中流動。股票選擇者或外匯賭徒不需要知道股票和/或貨幣是如何結算和轉帳的。經紀人(必須使用其服務進行交易)會在幕後默默地提供這項服務。 首先,購買你的第一個比特幣並不容易;不清楚什麼是最好和最安全的選擇。對大多數人來說,至少在我 2013 年開始涉足加密貨幣時,第一步是直接將法幣電匯給另一個人,或支付實體現金,從他們那裡購買比特幣。 然後,你會進階到在交易所交易,交易所提供雙向市場,

By Fox Hsiao
加密貨幣金融卡 EtherFi 與 RedotPay 說明與推薦 ,回饋 3% 與出金怎麼選

加密貨幣金融卡 EtherFi 與 RedotPay 說明與推薦 ,回饋 3% 與出金怎麼選

隨著加密貨幣在全球加速普及,使用加密貨幣,尤其是使用穩定幣消費的需求也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數位資產過去大多數僅限於在交易所交易,或作為投資存放在錢包裡,但如今隨著加密貨幣金融卡的普及,正使得數位資產的使用逐漸走入日常生活。 加密貨幣金融卡可以將比特幣、以太幣或穩定幣等加密貨幣儲值到卡片中,並使用這些資金以美金或者台幣等法定貨幣來支付商品和服務。 與提供信用額度的信用卡不同,加密貨幣金融卡必須使用數位資產預先儲值,在儲值後,它將在每筆交易當下自動轉換為法定貨幣,可以像使用傳統簽帳金融卡一樣使用該卡,無需手動兌換,儲多少用多少。 我怎麼加密貨幣金融卡消費? 其實跟一般的信用卡消費相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在刷卡的時候會詢問你要利用當地貨幣或者是美金結這筆消費,根據業內人士建議,通常是選擇發卡的幣別,比如說 RedotPay 我們拿到的會是美金卡,所以請用美金計算該筆消費。 * Apple Pay 類的行動支付: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金融卡平台支援 Apple Pay、Google Pay 等,所以可以在實體店頭利用手機感應支付。 * 店內付款:在任何接受實體信用卡的刷卡機上使用

By Fox Hsiao
90億美金獨角獸 Cursor CEO:我們尋找的不是碼農,而是有品味的創造者

90億美金獨角獸 Cursor CEO:我們尋找的不是碼農,而是有品味的創造者

本集 Y Combinator 的掌舵手 Garry Tan 對話的主角,是 AnySphere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Michael Truell。他所打造的 AI 輔助程式開發平台 Cursor,正掀起一場寧靜卻深刻的革命。成立僅僅 20 個月,年度經常性收入(ARR)便衝破一億美元,公司估值飆升至 90 億美元。 在這場由 Garry Tan 主持的深度訪談中,Truell 揭示的並非僅是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是一個更為顛覆性的宏大願景:一個「後程式碼時代」的到來,一個程式開發的典範即將被徹底改寫的未來。 Truell 與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結識的夥伴們,正大膽地押注一個夢想——將軟體創造這門複雜的工藝,從逐行敲打程式碼的傳統模式,進化到更高維度的「意圖驅動」時代。開發者只需用自然語言描述想法,AI 便能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軟體功能。這不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對創造力的一次解放。

By Fox Hsiao